第四百六十四章 奋短兵-《权倾南北》
第(2/3)页
这些家伙还真是挑选了一个合适的埋伏地点,山坡上本来就适合防守不说,两侧的山崖虽然算不上陡峭,但是也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如果不是今天风太大,弓弩手很难发挥,恐怕敌人只要站在山崖上一通乱箭,就足够郭凉喝一壶的。
“没有想到这郭凉还真的敢进攻。”此时就趴在山崖上的杜齐不由得微微皱眉。山崖下的郭凉显然铁了心的想要拿下这山坡,已经开始整顿队伍,盾牌手前顶,明显不是想要后退的样子。
“这个郭凉和荡寇将军的胆量还有一股狠辣之劲颇有些相似啊。”杜齐身边的一名幢将低声说道。
这幢将是他的本家兄弟,所以说起话来也没有什么尊卑恭敬。
賨人和濮人在归于李荩忱麾下之后,为了方便管理,之前的“渠帅”、“精夫”等称呼当然也就弃之不用,全部重新采取南陈的兵制,这也是为了表示这一支军队同样是南陈之兵马。
对此杜齐和李迅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既然想要融入这个团体,而不是以盟友的身份存在,那么这些自然都是必须的。而且南陈军队的官衔制度虽然同样不怎么清晰简练,但也要比巴人的强上不少。
之前巴蜀之乱中,巴人就曾经因为各部之间的从属关系混乱,导致多次因为命令的矛盾和重复而出现破绽,被陆腾和宇文述抓住战机一举击溃。
这样的血泪教训,巴人当然也不会忘记。
只是对于一个部落或者世家,庞大的体量往往意味着想要想要做出一些改变都要承受巨大的阻力。杜齐也好,李迅也罢,他们身为一族的族长,必须要为整个族群的生存负责,这不只是一个数字或者一句话,而是成千上万人的性命。
所以在整个族群可以安稳生活、自成体系的情况下,他们不能也不敢做出改变,自己的心中会因为未知的结果而忐忑,而家中的族老更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对这种有违祖制的行为表示反对。
之前唐亦舜在峡江唐氏的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因此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归顺李荩忱,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恐怕巴人的兵马编制还不会出现任何变动。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讲,杜齐和李迅还是很愿意为李荩忱效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