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五章 从蛮夷到汉人-《权倾南北》


    第(2/3)页

    孙思邈笑得很开心。

    李询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他下意识的觉得,林邑人可能真的要倒霉了。

    ——————————-

    林邑人要倒霉了,有相同想法的并不仅仅是李询,杜齐此时叉腰站在一处山坡上,尽力向南看去,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的脚下,一望无垠的原野上,人们正在努力的耕耘。南中气候怡人,四季如春,即使是冬天也没有和春天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在这里自然也就不存在冬天农闲的说法。

    自从大汉入南中之后,这片土地焕了新的生机。

    官府出面组织耕种,原本居住在山中的蛮夷部落纷纷下山,他们每个人从官府那里领取自己的土地,而同时也领取自己的身份牌证,官府借助这次机会完成了对蛮夷部落的人数清点,同时蛮夷部落们也终于能够借助华夏先进的耕作技术,让原本的刀耕火种成为历史,也再也不用为饿肚子犯愁。

    至于各个部落的酋长,朝廷自然也给他们委派了里长、亭长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村长和乡长,通过他们来管理自己手下的百姓,对于这些酋长们来说,或许丧失了原本占山为王的权力,但是生活的变得更加富足,是他们更愿意接受的。

    如果不是没得选择,谁愿意每天在山上风餐露宿,靠山林的产出饥一顿饱一顿?

    而随着南中基层政权的稳定,大汉接下来的政策自然就可以稳步推行,商部、工部和学院作为现在大汉征服一个地方冲在最前面的力量,在南中自然也是如此。商部的贸易网络很快就向这边蔓延,并且逐渐把整个南中纳入大汉的贸易网络之中,来自于天南海北的货物很快就吸引了南中人的注意力,而通过和来自其余地方的商人进行贸易也能够为他们创造额外的财富。

    工部自然不用说,一座座工坊的设立,让南中各个部落的人们在除了耕作之外又有了新的选择。之前大汉的工坊还因为缺少丁壮而不得不利用战俘,但是现在工坊越来越多,流水化的生产意味着学徒不需要太长时间的培养就能够上岗工作,而且工坊的高利润也意味着工人能够得到高报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