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四章 上阵父子兵-《权倾南北》


    第(2/3)页

    尉迟勤是尉迟迥的侄子,随着尉迟迥身边的将领战死的战死、被俘的被俘,所剩下的也就只有这些平素里一般不会让他们在外带兵的子侄亲属了。尉迟迥为人一向谨慎,他的孩子和侄子当中的确有不少有能力的人,但是尉迟迥本人已经算位极人臣,所以对于子侄辈的安排上他素来小心,以免给别人留下什么把柄。

    尉迟家的富贵已经滔天不说,等到尉迟迥死后肯定还会有封赏,到时候尉迟迥家族之中的子弟如果都已经在各处把持军政,必然会面临赏无可赏的地步。

    到了那个地步,尉迟家族必然也就变成了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要么就要选择干脆直接推翻朝廷——在情感上尉迟迥绝对不能接受这种结果,而且他还很清楚尉迟家只是简单的将门,真的要造反不见得就能够得到文官以及地方世家上的支持,很有可能会变成孤家寡人,要么就只能选择坐以待毙。

    因此在子侄们的委派上,尉迟迥一向不敢迈太大的步子。

    但是现在尉迟迥也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上阵父子兵,现在不只是自己的侄子尉迟勤率领中军拱卫在尉迟迥的身边,北周军队之中,一般是处于防守位置的右翼是费也进利率领的从潼关退下来的败兵以及后来尉迟迥又给他补充的一部分兵马,而处于进攻位置的左翼,则是尉迟迥的儿子尉迟祐统带,随时准备对敌人发动进攻。

    上阵父子兵,这也是尉迟迥向宇文宪表达的决心。

    我们尉迟家父子大不了就战死在这里。

    另外在尉迟迥大军的后方,从函谷关到邙山的防务,则是赵王宇文招亲自坐镇,只不过赵王手中的可用兵马基本上都已经交给尉迟迥了,虽然赵王本身也算得上北周宗室之中屡立战功的亲王之一,更是和宇文宪、宇文纯等人的亲兄弟,是坚决拥护宇文宪登基的人之一,忠诚和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尉迟迥当然也指望不上他了。

    火炮在向前推进,不用尉迟勤提醒,尉迟迥也能够看到。

    他从巢车上下来,两翼派过来请命的人已经在巢车下等候,见到尉迟迥急忙上前拱手见礼。

    “总管!”
    第(2/3)页